13. Wuguan fanzui 無官犯罪

Event of application

Statement in: DMLJJFL_1610

LU 13

凡無官犯罪,有官事發,公罪亦得收贖、紀錄。

卑官犯罪,遷官事發;在任犯罪,去任事發;犯公罪笞以下,勿論。杖以上,紀錄通考。為事黜革,笞、杖以上,皆勿論。若事干埋沒錢糧,遺失官物,罪雖紀錄勿論,事須追究明白。但犯一應私罪,並論如律。遷官者,謂改除及差委權攝鄰近官司得代。去任者,謂考滿、丁憂、致仕之類。其吏典有犯公、私罪名,亦依上擬斷。

Statement in: DQLJJFL_1646

LU 13

凡無官犯罪,有官事發,所犯公罪亦得收贖、杖以上紀錄。卑官犯罪,遷官事發,在任犯罪,去任事發,犯公罪笞以下,勿論;杖以上,將所犯應得罪名申吏部紀錄,候九年通考,為事黜革。笞杖以上,皆勿論。若事干埋沒錢糧,遺失官物,罪雖紀錄,勿論。事須追究明白,不得以收贖、紀錄勿論,而并不追究也,但犯一應私罪,並論如律。遷官者,謂改除及差委權攝鄰近官司。得代去任者,謂考滿丁憂、致仕之類。其吏典有犯公私罪名,亦依上擬斷。

Statement in: DQLL_1740

LU 13

凡無官犯罪,有官事發,所犯公罪,笞、杖以上,俱依律納贖。

卑官犯罪,遷官事發;在任犯罪,去任考滿、丁憂、致仕之類。事發,公罪,笞、杖以下,依律降罰,杖一百以上,依律科斷。本案黜革,笞、杖以上,折贖俱免。若事干埋沒錢糧,遺失官物,雖係公罪,事須追究明白。應賠償者賠償,應還官者還官。但犯一應私罪,並論如律。其吏典有犯公私罪名,各依本律科斷。

Statement in: HDSLXB

LU 16

凡無官犯罪。有官事發。公罪亦得收贖紀錄。卑官犯罪。遷官事發。在任犯罪。去任事發。遷官者。謂改除及差委權攝鄰近官司得代。去任者。謂考滿丁憂致仕之類。公罪笞以下勿論。杖以上紀錄通考。為事黜革。笞杖以上皆勿論。若事干埋沒錢糧。遺失官物。罪雖紀錄勿論。事須追究明白。但犯一應私罪。並論如律。其吏典有犯公私罪名。亦依上擬斷。 [謹案雍正三年奏准。今官員有犯。並無紀錄候九年通考之例。將公罪亦得收贖紀錄八字。改為公罪笞杖以上俱依律納贖。紀錄通考四字。改為依律科斷。罪雖紀錄勿論六字。改為雖係公罪。至乾隆五年查文武官犯公罪律文。已改為分別降罰。並定有處分則例。凡應行降罰者。罪至杖一百而止。其杖一百之上。則應革職。如革職之外有餘罪。並非公罪律文所能該。至吏典犯罪科斷。在文武官犯私罪律內。開載甚明。不得云依上擬斷。因奏准改定律文。] 凡無官犯罪。有官事發。所犯公罪笞杖以上。俱依律納贖。卑官犯罪。遷官事發。在任犯罪。去任考滿丁憂致仕之類事發。公罪笞杖以下。依律降罰。杖一百以上。依律科斷。本案黜革。笞杖以上。折贖俱免。若事干埋沒錢糧。遺失官物。雖係公罪。事須追究明白。應賠償者賠償。應還官者還官。但犯一應私罪。並論如律。其吏典有犯公私罪名。各依本律科斷。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Meta-information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

geo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