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Qing lü jijie fuli 大清律集解附例 (1646)

律/lü 417 | Bianming yuanwang 辯明冤枉

凡監察御史、按察司辯明冤枉,須要開具本囚所枉事蹟,實封奏聞,委官追問得實,被誣之人依律改正,罪坐原告、原問官吏。若事無冤枉,監察御史、按察司朦朧辯明者,杖一百、徒三年。既曰朦朧,則原告、原問官為其誣矣。若所誣罪重於杖一百、徒三年者,以故出入人罪論。所辯之人知情,與朦辯同罪,如原犯重,止從重論,不知者不坐。

條例/tiaoli 1

一、法司凡遇一應稱冤調問,及各衙門奏送人犯,如有冤枉及情罪有可矜疑者,即與辯理,具奏發落,毋拘成案。若明知冤枉,不與辯理者,以故入人罪論。

條例/tiaoli 2

一、法司遇有重囚稱冤,原問官員輒難辯理者,許該衙門移文會同三法司堂上官,就于京畿道會同辯理,果有冤枉及情可矜疑者,奏請定奪。

條例/tiaoli 3

一、凡大小問刑衙門,凡鞫問囚犯,務要參酌情法,如果情重例合應該發遣者,方許定擬充軍,不許偏任喜怒,移情就例。其撫按官,凡遇各該所屬衙門申詳充軍人犯,亦要虛心參酌,必須法當其罪,方允定衛發遣。如於例有牽合,即便駁回改擬,照常發落。其各該司、府、州、縣,但遇五年一次差官審錄之期,一應充軍人犯,除已經解發著伍外,其餘不分曾否詳允,及雖曾經定衛,尚未起解者,逐一開送審錄官處審錄。其經審錄官辯釋者,務要遵照發落,不許原問官偏拗阻撓。如有好名立威,酷法害人者,聽撫按、審錄官各指實參奏。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Meta-information

卷首

正文 - Text

第一部 | Mingli lü 名例律

第二部 | Li lü 吏律

第三部 | Hu lü 戶律

第四部 | Li lü 禮律

第五部 | Bing lü 兵律

第六部 | Xing lü 刑律

第七部 | Gong lü 工律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