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LL GY 1871

律/lü 278 | Qie dao 竊盜

原律。 凡竊盜,已行而不得財,笞五十,免刺;但得財,不論分贓、不分贓。以一主為重,併贓論罪。為從者,各指上得財、不得財言。减一等。以一主為重,謂如盗得二家財物,從一家贓多者科罪。併贓論,謂如十人共盗得一家財物,計贓四十兩,雖各分得四兩,通算作一處,其于人各得四十兩之罪。造意者為首,該杖一百。餘人為從,各减一等,止杖九十之類。餘條准此。初犯,並於右小臂膊上刺竊盜二字;再犯,刺左小臂膊;三犯者,絞。監候。以曾經刺字為坐。掏摸者罪同。若軍人為盗,或竊,或掏摸,贓至一百二十兩者,雖免刺字,三犯,立有文案明白。一體處絞。監候。一兩以下,杖六十;一兩以上至一十兩,杖七十;二十兩,杖八十;三十兩,杖九十;四十兩,杖一百;五十兩,杖六十,徒一年;六十兩,杖七十,徒一年半;七十兩,杖八十,徒二年;八十兩,杖九十,徒二年半;九十兩,杖一百,徒三年;一百兩,杖一百,流二千里;一百一十兩,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一百二十兩,杖一百,流三千里;一百二十兩以上,絞監候。三犯,不論贓數,絞監候。原擬:今兵丁犯竊盜,俱行刺字。應删去軍人為盗一節。

Yongzheng san nian 雍正三年

Qianlong wu nian 乾隆五年

原律。 凡竊盜,已行而不得財,笞五十,免刺;但得財,不論分贓、不分贓。以一主為重,併贓論罪。為從者,各指上得財、不得財言。减一等。以一主為重,謂如盗得二家財物,從一家贓多者科罪。併贓論,謂如十人共盗得一家財物,計贓四十兩,雖各分得四兩,通算作一處,其于人各得四十兩之罪。造意者為首,該杖一百。餘人為從,各减一等,止杖九十之類。餘條准此。初犯,並於右小臂膊上刺竊盜二字;再犯,刺左小臂膊;三犯者,絞。監候。以曾經刺字為坐。掏摸者罪同。一兩以下,杖六十;一兩以上至一十兩,杖七十;二十兩,杖八十;三十兩,杖九十;四十兩,杖一百;五十兩,杖六十,徒一年;六十兩,杖七十,徒一年半;七十兩,杖八十,徒二年;八十兩,杖九十,徒二年半;九十兩,杖一百,徒三年;一百兩,杖一百,流二千里;一百一十兩,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一百二十兩,杖一百,流三千里;一百二十兩以上,絞監候。三犯,不論贓數,絞監候

Qianlong ba nian 乾隆八年

Qianlong shiyi nian 乾隆十一年

Qianlong shiliu nian 乾隆十六年

Qianlong ershiyi nian 乾隆二十一年

Qianlong ershiliu nian 乾隆二十六年

Qianlong sanshier nian 乾隆三十二年

Qianlong sanshiqi nian 乾隆三十七年

Qianlong sishier nian 乾隆四十二年

Qianlong sishiba nian 乾隆四十八年

Qianlong wushisan nian 乾隆五十三年

Qianlong liushi nian 乾隆六十年

Jiaqing liu nian 嘉慶六年

Jiaqing shisi nian 嘉慶十四年

Jiaqing shijiu nian 嘉慶十九年

Jiaqing ershisi nian 嘉慶二十四年

Daoguang si nian 道光四年

Daoguang jiu nian 道光九年

Daoguang ershisi nian 道光二十四年

Xianfeng er nian 咸豐二年

Tongzhi jiu nian 同治九年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目錄 | Content

第一部 | Mingli lü 名例律

第二部 | Li lü 吏律

第三部 | Hu lü 戶律

第四部 | Li lü 禮律

第五部 | Bing lü 兵律

第六部 | Xing lü 刑律

第七部 | Gong lü 工律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