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SLXB

tiaoli 條例

條例/tiaoli 14

凡軍民諸色人役、及舍餘總小旗、審有力者。與文武官吏、舉人、監生、生員、冠帶官、知印吏、承差、陰陽生、醫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令運炭運灰運 納米納料等項贖罪。若官吏人等、例該革去職役。與舍餘總小旗、軍民人役、審無力者。笞杖罪的決。徒流雜犯死罪、各做工擺站哨瞭發充儀從。情重者煎鹽炒鐵。死罪五年。流罪四年。徒罪照徒年限。其在京軍丁人等無差占者、與例難的決之人。笞杖亦令做工。 [謹案此條係原例。]

條例/tiaoli 15

凡軍民諸色人役、審有力者。與舉人、監生、生員、冠帶官、知印吏、承差、陰陽生、醫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應准贖者。俱照有力稍有力圖內數目折銀納贖。若舉監生員人等、例該除名革役。罪不應贖者。與軍民人等、罪應贖而審無力者。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照律的決發落。 [謹案雍正三年奏准。舍餘總小旗。今無此職名。其文武官犯罪。俱以罰俸降級等項處分。並納贖及運炭運灰做工等項。今已不行。俱照有力稍有力納贖。因改定此條。]

條例/tiaoli 16

凡軍民諸色人役。審有力者。與舉人、監生、生員、冠帶官。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應准納贖。若舉監生員人等、例該除名革役、罪不應贖者。與軍民人等、罪應贖而審無力者。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照律的決發落。 [謹案乾隆五年奏准。今無老人舍人名色。其知印吏承差陰陽生。俱係衙役。律例內無納贖之條。至官醫生雖非衙役。而未有職銜。亦包在軍民諸色人役之內。因改定此條。]

條例/tiaoli 17

凡進士舉人貢監生及一切有頂戴官。有犯笞杖輕罪。照律納贖。罪止杖一百者、分別咨叅除名。徒流以上。照例發配。 [謹案嘉慶六年奏准。軍民諸色人役。有犯笞杖徒流雜犯死罪。現行律例。俱的決發落。並無應准納贖之例。至舉人監生冠帶官。犯該杖一百以下者。照律納贖。杖一百者斥革。徒流以上。照律發配。並無徒流雜犯死罪。准其納贖之例。若生員犯該笞杖者。例內另有罪止戒飭。移會該教官照例發落之條。不在納贖之列。生員二字應刪並添入進士貢生二項。冠帶官改為一切有頂戴官。復改定此條。]

條例/tiaoli 18

凡進士舉人貢監生員及一切有頂戴官。有犯笞杖輕罪、照例納贖。罪止杖一百者、分別咨叅除名。所得杖罪、免其發落。徒流以上、照例發配。至生監犯罪。除應杖一百、及徒流以上。並速議速題案內、無論笞杖。均於辦結後、知照禮部外。其尋常律應納贖之生監、應否褫革開復。會同禮部辦理。 [謹案此條道光元年增定。十四年以既經叅革除名。所得杖罪。自不在重科之列。奏明於咨叅除名下。添所得杖罪免其發落八字。]

條例/tiaoli 19

太常寺廚役。但係訐告詞訟、及因人連累。問該笞杖罪名者、納贖。仍送本寺著役。徒罪以上、及姦盜詐偽、並有誤供祀等項。不分輕重、俱的決。改撥光祿寺應役。 [謹案此條係原例。乾隆五年。於訐告詞訟句下。增過誤犯罪四字。]

條例/tiaoli 20

凡在京在外運炭納米贖罪等項囚犯。監追兩月之上。如果貧難。改擬做工擺站的決等項發落。若軍職監追三月之上。及守衞上直旗軍人等、納銀贖罪。監追一月之上。各不完者。俱先發還職著役。扣俸糧月糧、准抵完官。其一應納紙囚犯、追至三月不能完者、放免。 [謹案此條係原例。雍正三年奏准。今罪犯應贖而情願贖者。方准折贖。並無監追不完。改擬做工。及扣除俸糧之處。例文刪。]

條例/tiaoli 21

在外軍衞有司但有差遣。及供送人來京。犯罪。無力者、笞杖的決。徒罪以上、遞回原籍。官司各照彼中事例發落。照本犯原籍地方發配事例。 [謹案此條係原例。乾隆五年奏准。例內所稱供送來京之人。乃指舍人舍餘等而言。今無此等名色。而衙役犯法。又無納贖之例。此條刪。]

條例/tiaoli 22

贖罪囚犯。除在京已有舊例外。其在外審有力稍有力二項。俱照原行則例擬斷。不許妄引別例。致有輕重。若婦人審有力、與命婦軍職正妻、及例難的決之人、贖罪者。笞杖每一十。折贖銀一錢。其老幼廢疾、及婦人、天文生、餘罪收贖者。每笞杖一十。各贖銀七釐五毫。 [謹案此條係原例。雍正三年奏准。今贖罪不分在京在外。文武官員妻。俱屬一體。將例文內除在京已有舊例外。其在外十一字刪去。軍職正妻。改為官員正妻。]

條例/tiaoli 23

婦人審有力、與命婦官員正妻、及例難的決之人、贖罪者。笞杖每一十。折贖銀一錢。其老幼廢疾、及婦人、天文生、餘罪收贖者。每笞杖一十。各贖銀七釐五毫。 [謹案乾隆五年。查現無原行之例。將前例刪節。至三十二年。因婦人決杖收贖。及老疾等餘罪收贖銀數。俱載納贖圖內。將此條刪除。]

條例/tiaoli 24

凡文武官革職有餘罪。及革職後另有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照有力圖內數目納贖。不能納贖者。照無力的決發落。其貪贓官役。概不准納贖。 [謹案此條雍正三年定。]

條例/tiaoli 25

凡文武官犯罪。本案革職。其笞杖輕罪。毋庸納贖。若革職後另犯笞杖罪者。照律納贖。徒流軍遣。依例發配。有呈請贖罪者。刑部覈其情節。奏明請旨定奪。其貪贓官役。概不准納贖。 [謹案嘉慶六年。查文武官犯私罪。杖一百革職。若本案犯該革職。其笞杖餘罪。係輕罪不議。毋庸納贖如革職後另犯笞杖。自應照例納贖。其罪至徒流以上者。俱照律發配。不准納贖。若呈請贖罪者。請旨定奪。其應納之銀。亦不照有力圖內數目。因改定此條。]

條例/tiaoli 26

凡文武官犯罪。本案革職。其笞杖輕罪。毋庸納贖。若革職後、另犯笞杖罪者。照律納贖。徒流軍遣。依例發配。有呈請贖罪者。刑部覈其情節。分別准贖不准贖二項。奏明請旨覈定。不得以可否字樣雙請入奏。其貪贓官役。概不准納贖。 [謹案此條道光四年遵旨改定。於覈其情節下。增分別准贖不准贖二項擬定十一字。於請旨下刪去定奪二字並增不得以可否字樣雙請入奏十一字。]

條例/tiaoli 27

生員不守學規。好訟多事者。俱斥革。按律發落。不准納贖。 [謹案此條嘉慶二十年遵旨定。]

條例/tiaoli 28

凡官員有先叅婪贓。及借名耗費等項。加派入己。革職提問者。如審無婪贓。止擬挪用錢糧因公科斂坐贓致罪。除革職外。其徒杖等罪。納贖俱免。如別案革職者。仍照例納贖。 [謹案此條雍正三年定。]

條例/tiaoli 29

凡官員有先叅婪贓、革職提問者。如審無婪贓入己、止擬因公挪用、因公科斂致罪。則除革職外餘罪納贖俱免。如別案革職者仍照例納贖。 [謹案此條乾隆五年改定。]

條例/tiaoli 30

凡官員有先婪贓、革職提問者。如審無婪贓入己、止擬因公挪用、因公科斂、及坐贓致罪。犯該杖一百者革職。徒流軍罪、依例決配。如罪在杖一百以下者、依文武官犯私罪律、交部議處。分別降罰。其先經革職之處。准予開復。 [謹案此條嘉慶六年改定。]

條例/tiaoli 31

凡律例開明准納贖不准納贖者、仍照舊遵行外。其律例內未經開載者。問刑官臨時詳審情罪。應准納贖者、聽其納贖。不應准納贖者、照律的決發落。如承問官濫准納贖、並多取肥己者。交部議處。 [謹案此條雍正三年定。乾隆三十二年改為濫准納贖者。交部議處。多取肥己者。計贓科罪。]

條例/tiaoli 32

婦女犯姦。杖罪的決。枷罪收贖。 [謹案此條乾隆五年定。]

條例/tiaoli 33

凡皇陵祠祭署奉祀祀丞、太常寺典簿、神樂觀提點、協律郎、贊禮郎、司樂等官。並樂舞生、及養牲官軍。有犯姦盜詐偽、失誤供祀。並一應贓私罪名。官及樂舞生各罷黜。仍照律發落。軍發原伍。若訐告詞訟、及因人連累、並一應公錯。犯該笞杖者、納贖。徒罪以上不礙行止者。運炭等項、各還職著役。 [謹案此條係原例。雍正三年奏准。 陵寢今無祠祭署。惟各壇有之。皇陵二字。改為各壇。太常寺典簿。非道官。例與京官同。故刪去。養牲所軍並無原伍。仍照例發落。軍發原伍九字。改為軍革役。仍照例發落。徒罪以上。亦無運炭等項例。其犯該笞杖者以下二十五字。改為照例納贖、又此條原載職官有犯律下。乾隆五年移附此律。]

條例/tiaoli 34

僧道官有犯。係京官、具奏提問。在外、依律徑自提問。受財枉法滿數、亦問充軍。及僧道有犯姦盜詐偽、逞私爭訟、怙終故犯、並一應贓私罪名有玷清規、妨礙行止者。俱發還俗。若犯公事失錯、因人連累、及過誤致罪、於行止戒規無礙者。悉令運炭納米等項。各還職為僧為道。 [謹案此條係原例。雍正三年奏准。今僧道官有犯。不論在京在外。一體提問。將係京官具奏提問在外九字刪。又枉法贓滿數充軍。今不用此例。將數滿亦問充軍六字。改為亦計贓問罪。俱發還俗四字。改為究出俗家姓名。責令還俗。仍依律例科斷。運炭納米等項六字。改為納贖。]

條例/tiaoli 35

僧道官有犯。徑自提問。及僧道有犯姦盜詐偽、並一應贓私罪名、責令還俗。仍依律例科斷。其公事失誤、因人連累、及過誤致罪者。悉准納贖。各還職為僧為道。 [謹案此條。乾隆五年改定。又案原載職官有犯律下。乾隆五年移附此律。]

條例/tiaoli 36

婦人有犯姦盜不孝、並審無力、與樂婦。各依律決罰。其餘有犯笞杖、並徒流雜犯死罪。該決杖一百者。審有力、與命婦軍職正妻、俱令納贖。 [謹案此條係原例。雍正三年奏准。今無樂婦。與樂婦三字刪。充軍一體納贖。徒流下增充軍二字。軍職久經裁革。改為官員正妻。又案原載工樂戶及婦人犯罪律下。嘉慶六年移附此律。復刪審無力審有力二句。]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目錄 | Content

第一部 | 名例律 Mingli lü

第二部 | 吏律 Lilü

第三部 | 戶律 Hulü

第四部 | 禮律 Lilü

第五部 | 兵律 Binglü

第六部 | 刑律 Xinglü

第七部 | 工律 Gonglü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