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SLXB

linian shili 歷年事例

1653定。凡官員有犯貪惡重大事情。應發刑部審問者。在部守候。不必鎖拏送問。審有實據。奏請處分。

1670題准。凡官員為事聽理。不候問結。即回原籍者。罰俸六月。承審官將聽審官員人犯。不候結案。聽其回籍者。亦照此例議處。

1671定。文武官員犯罪。鎖禁鎖拏。永行禁止。

1726覆准。凡叅劾人員。蒙恩寬宥。仍加錄用者。若不實心報效。又被叅劾。加倍治罪。

1730諭。凡官員等始初被叅革職發審。及審係全虛。例應准其開復。該部往往但免其罪。而以已經革職毋庸議覆奏。此乃含糊歸結。非情理之正。朕於江西高安縣知縣鄭勳之案。曾降諭旨。再於湖廣糧道張廷樞等案內屢降諭旨矣。又有原叅重罪審虛。而該員尚有輕罪。應以降級罰俸歸結者。則應開復其官。按其所犯。與以降級罰俸之處分。方於情法允協。

1739議准。生員除遇有過愆。止應戒飭者。地方官應照例不得擅行杖責。必會同教官戒飭外。其有肆行不法等事。應令地方官一面查拏。一面申詳該督撫學政革退衣頂。候該督撫批示審理。如或地方官挾私妄報。經該督撫查出。將地方官照例分別叅處。如果係生員等恃衿橫行。即應嚴審按律定擬。毋得將地方官一概叅揭。

1753諭。各省承審叅案。前已飭部嚴立限期。但督撫題叅屬員。即款迹昭著。不過摘印看守。必俟奉到部文。始行提訊。若雲貴等遠省。往返已逾數月。是於未起限之先。已稽延半載。且從來督撫叅員。斷無懸擬被屈。不令審究之理。是則必革。昭雪須俟審明。自以速審速結為是。然大員或慮體制攸存。嗣後文職道府以上。武職副將以上。仍照舊例於題叅得旨部文到日。再行提訊。部文亦著速行。其餘文武官員。於具題日即將案內應質人犯。拘齊審究。如督撫同駐省分。一面具題。一面行知承審衙門照例提審。庶是非早辨。案牘易清。著為令。

1814諭。御史孫世昌奏問刑衙門議擬官員罪名。不得遽請枷示一摺。國家制官刑以儆有位。官吏犯法。削除爵秩。其伏辜與齊民等。然刑律中亦稍示區別。荷校之罰。本非一概而施。其有情罪較重者。皆由特旨加以示懲。至問刑衙門科斷官員罪名。則當遵照定律問擬。不得於法外濫議加刑。奏上時權衡出自上裁。若高杞問擬吳邦墉一案。其罪名不在定律之內者。原非臣下所當援引也。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目錄 | Content

第一部 | 名例律 Mingli lü

第二部 | 吏律 Lilü

第三部 | 戶律 Hulü

第四部 | 禮律 Lilü

第五部 | 兵律 Binglü

第六部 | 刑律 Xinglü

第七部 | 工律 Gonglü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