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lian Code 1766
Mongolian Code 1766 → 目錄 → buwang 捕亡 | |
Chapter 9 - buwang 捕亡 (Arrests and Escaps) 一、凡出卡哨逃往外國之人,執械拒追者,不分首從,皆立斬。若不拒追,即被擒獲,爲首者立斬,其餘者立絞。若傷人逃逸,拿獲解到者,俱立斬。未傷人逃逸,拿獲解到者,照不拒追被獲之逃人擬罪。若逃而未傷人,自悔者,鞭一百,給伊本主。 一、村落中行走逃人,何人拿獲者,由逃人之主罰兩歲牛一隻,給付拿獲之人,將逃人鞭一百。若隱匿逃人,將隱匿之人罰一九牲畜,給逃人之主。其匿逃之十家長,罰一九牲畜,給逃主之十家長。 Article 125 - 拿獲逃人,將逃人所帶物件分給一半 一、家奴脫逃,凡人於國內拿獲送來者,將逃人身所帶一切物件,給拿之人一半,一半給伊主,逃人鞭一百。 Article 126 - 追逃之人若殺為首逃走者,給其俘產畜 一、凡追逃之人,若殺為首逃走者,將俘虜產畜全給追趕之人。逃人若攜帶他人之馬逃走,追趕之人取其一半。若舉出為首逃走之人,其俘不給追趕之人,給逃人之主。若逃人帶別人妻馬而逃者,將逃人之妻子、產畜賠補其額。其逃人之家,若無則不令賠補。係家奴,如有則追賠;無則亦不罰於伊主。 一、凡見逃人而令其逃去者,若扎薩克王、貝勒、貝子、公、扎薩克台吉、塔布囊等,罰俸一年。若攻逃犯致人死者,有俘虜,則給一人補額,倍罰三九牲畜。若無俘虜,則由逃人之扎薩克王、貝勒等額罰一九牲畜。 一、已未管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若知人逃往外國,給與馬騎遣往者,革退封號、職銜,取其屬下之人。有頂官員絞,抄沒產畜。平人則斬,仍抄沒產畜。 一、追逃人之章京、披甲人趕不及而回,若不到卡哨而回者,革退。佐領,罰三九牲畜,革退;驍騎校,罰二九牲畜,革退;小領催,罰五牲畜,鞭一百;披甲人,鞭一百。 一、全旗逃走,則不分何旗,以軍制起程追趕。若扎薩克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不追者,各罰俸一年。 Article 131 - 繫撒袋人二十名以上逃走者,何人附近即令追赶 一、繫撒袋人二十名以下逃走者,止伊旗下追趕。若繫撒袋人二十名以上逃走,則何人附近,其旗扎薩克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計量逃人,妥備馬匹、盤纏,知往何方,速追至盡頭處。不追者,各罰俸六個月。速將逃亡報院。不報者,各罰俸三個月。 一、已未管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若將殺來投逃人之人隱匿者,各罰俸一年;無俸台吉、塔布囊等,罰五九牲畜。以殺死出首之人,王等罰馬十匹;貝勒、貝子、公等,罰馬七匹;台吉、塔布囊等,罰馬五匹,給出首者,遣往伊願往之處。若不承認,令其伯叔發誓。 一、口外游民並滿洲家奴,嚴飭諸扎薩克之各該佐領緝拿解部。若隱匿內地逃人者,官革職,鞭一百,罰三九牲畜,俱給拿獲之人。該扎薩克等不察出,或經部院察出,或別人首出者,該扎薩克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各罰俸一年;管旗章京、副章京、參領等,各罰三九牲畜;佐領、驍騎校,俱革職,罰三九牲畜;領催、十家長等,鞭一百。出首之人,若系家奴,作爲另戶;若平人,由隱匿之人,罰給三九牲畜。 一、已未管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商謀隱匿賊人不首出者,各罰俸六個月;無俸台吉、塔布囊等,各罰一九牲畜。 一、將明出賊人不給擒來,令其脫逃者,已未管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各罰俸一年;無俸台吉、塔布囊等,各罰五九牲畜。 Article 136 - 拿獲賊人解該旗收管,就近令地方官監禁會審 一、凡拿獲賊犯,解送賊之扎薩克旗分,令其收管。蒙古,若在盛京、歸化城等處犯事,俱令犯事處收管,由該扎薩克等旗帶會審,台吉等會審。乾隆二十五年,山西按察司索琳奏准:歸化城各同知、通判承辦蒙古與蒙古交涉命盜等案,由該同知、通判處驗訊通詳,呈請綏遠城將軍就近與土默特之參領等官會審起限,由將軍處咨院具奏完結。將蒙古與民人交涉命盜等案,亦呈請該將軍就近與土默特參領等官會審起限,由巡撫處咨會具奏完結。於各扎薩克等旗分行取會審官員之處,永行停止。結案後,將審擬之處,由歸綏道衙門行知該扎薩克等。其民人與民人交涉案件,仍照舊辦理。乾隆二十五年,刑部會同理藩院議覆山西巡撫鄂弼奏定:山西省大同府屬豐鎮通判所轄民人處所,與祭哈爾正黃、正紅旗連界;朔平府屬寧遠通判所轄民人處所,與察哈爾鑲紅、鑲藍旗連界;此四旗蒙古等,又與蘇尼特、四子等諸扎薩克旗分連界。除四旗地方所出蒙古與蒙古交涉命盜等案,仍照舊例由該察哈爾旗分承辦報院完結外,將四旗地方所出蒙古與民人交涉命盜等案,并兩通判所轄境內所出蒙古與民人交涉命盜等案內,不論祭哈爾旗下蒙古、諸扎薩克等之蒙古,俱按失事地方,令該通判等會同察哈爾四旗官員審定,亦停其於該扎薩克旗分行取會審官員。於結案後,將審擬之處由該通判處行知該扎薩克等。將察哈爾各旗蒙古等往歸化城各同知、通判所屬地方與土默特蒙古并民人交涉命盜案件,停其由察哈爾旗分派會審官員,令就近會同歸化城、土默特官員審定。乾隆二十五年,刑部等衙門會同直隸總督方觀承所奏議覆奏定:除將張家口、獨石口、多倫諾爾三同知與祭哈爾旗分交涉案件,仍照舊會同各祭哈爾旗下游牧處部院章京定限審訊外,將八溝、塔子溝兩廳與扎薩克交涉案件,計其為烏蘭哈達、三座塔駐劄部員章京所管之扎薩克旗分,交伊等就近會審,停其由扎薩克派員會審。將多倫諾爾同知與喀爾喀部落交涉案件,交察哈爾鑲白、正藍兩旗游牧處理事部院章京就近會審,亦停其由諸扎薩克派員會審,仍交各廳官。若有蒙古等命盜案件,將案內蒙古人犯姓名、何屬下佐領之處開明,行令該扎薩克等拿解會審。結案後,將審擬之處由部院章京處行知各扎薩克等。其審擬具詳時,令用該廳官職名,詳文內將會同部院章京審過字樣敘明,令合體制。八溝、塔子溝與扎薩克交涉案件,多倫諾爾與喀爾喀部落交涉案件與部員會審,自會審日起限。若過期不會審,以致遲延會審,不依限審結者,俱交該督,將遲延、逾限之處隨案附參。將過期不會審之官員,照推諉例議處,將會審不依限審結之官員,照承審遲延定例議處。將各扎薩克等內交涉案件,仍照舊會審。凡應擬斬、絞監候蒙古人犯,若係科爾沁十旗、喀喇沁三旗、土默特兩旗、扎魯特兩旗、敖漢王吹木丕兒旗下、奈曼王阿咱拉旗下、喀爾喀貝勒喝爾桑旗下之人,令解送駐劄八溝蒙古、民人理事同知衙門收監。若係巴林兩旗、翁牛特兩旗、烏珠穆秦兩旗、阿霸垓兩旗、蘇尼特兩旗、蒿齊特兩旗、阿霸哈納爾兩旗、阿祿科爾沁貝勒達克丹旗下、克西克騰扎薩克台吉齊巴克扎布旗下,并喀爾喀圖謝圖汗部落十九旗、喀爾喀車臣汗部落二十一旗、厄魯特額駙色布騰旺布旗下、貝子三都布旗下之人,令解送駐劄多倫諾爾蒙古、民人理事同知衙門收監。若係鄂爾多斯七旗、歸化城土默特兩旗、吳喇特三旗、厄魯特貝勒羅卜藏多爾濟旗下、喀爾喀貝勒拉旺多爾濟旗下、毛明安扎薩克台吉齊旺錫拉布旗下、四子王阿喇布坦多爾濟旗下、喀爾喀王額駙策凌部落二十旗、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部落十五旗下之人,令解送駐劄歸化城蒙古、民人理事同知衙門收監。 Article 137 - 徒罪以上人只解送該地方官員,暫令監禁 乾隆三十一年奏准增入 一、諸扎薩克等,將凡擬徒罪以上人犯,一面報院,一面即派官兵解赴應禁地方官,暫令監禁。 乾隆三十一年四月奏准增入 一、蒙古犯罪發遣山東、河南者,復行脫逃:初次,枷號一個月,調發福建、湖廣等省;二次,枷號兩個月,調發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最遠極邊烟瘴等處;至三次,枷號三個月,仍舊發回原調發處。原發福建、湖廣者,按照脫逃次數,止調發最遠極邊烟瘴處所。蒙古等免死減等充軍,自配所脫逃,拿獲時,審無爲匪者,亦一體加等調發,仍分別脫逃次數:初次,枷號兩個月,二次,枷號三個月,刺字。再,凡人犯已經正法,只伊妻子應流者,酌發南省駐防處所,給兵丁爲奴。 一、凡將收管之斬犯疏脫者,收管之章京罰三九牲畜;驍騎校罰二九牲畜,革職;小領催鞭一百;披甲人鞭八十。若收管不至於斬之人犯疏脫者,章京罰二九牲畜;驍騎校罰一九牲畜;小領催鞭八十;披甲鞭五十。疏脫之犯經旁人拿獲,將所罰章京、領催牲畜給拿之人。如未經拿獲,所罰牲畜存公。 一、凡拿獲賊犯者,將所抄贓物並所罰牲畜分作二分,一分給付獲賊之人,一分給付事主。 | → ge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