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LL GY 1871

律/lü 26 | Jimo zangwu 給沒贓物

Yongzheng san nian 雍正三年

原律。 凡彼此俱罪之贓,謂犯受財枉法、不枉法,計贓爲罪者。及犯禁之物,謂如應禁兵器,及禁書之 類。則入官。若取與不和,用强生事,逼取求索之贓,並還主。謂恐嚇、詐欺、强買賣有餘利、科 斂及求索之類。其犯罪應合籍没財產,姦黨及造畜蠱毒等罪,常赦所不原者,或有臨時特免。赦 書到後,罪人雖在赦前決訖,而家產未曾抄劄入官者,並從赦免。其已抄劄入官守掌,及犯 謀反、逆叛者,財產與緣坐家口,不分已未入官。並不放免。若除謀反、謀叛外,罪未處決,籍没之 物送官,未經分配與人守掌者,猶爲未入。其緣坐人家口,雖已入官,罪人遇赦得免 者,財產、家口亦從免放。若以贓入罪,正贓現在者,還官、主。謂官物還官,私物還主。又, 若本贓是驢,轉易得馬,及馬生駒、羊生羔,畜產蕃息,皆爲見在。其贓已費用者,若犯人身死勿徵, 别犯身死者,亦同。餘皆徵之。若計雇工貸錢私役弓兵,私借官車船之類。爲贓者,亦勿徵。 其估贓者,亦據犯處地方當時犯時中等若價,估計定罪。若計雇工錢者,一人 一日爲銅錢六十文,其牛、馬、駝、驘、驢、車、船、碾、磨、店舍之類,照依犯時雇工賃值,計算 定罪,追還。賃錢雖多,各不得過其本價。謂船價值銅錢一十兩,却不得追賃值一十一兩之類。 其贓罰金銀,並照犯人原供成色,從實追徵,入官給主。若已費用不存者,追徵足色。謂人原盗或取受正贓金銀,使用不存者,並追足色。

Qianlong wu nian 乾隆五年

凡彼此俱罪之贓,謂犯受財枉法、不枉法,計贓,與受同罪者。及犯禁之物,謂如應禁兵器,及 禁書之類,則入官。若取與不和,用强生事,逼取求索之贓,並還主。謂恐嚇、詐欺,强買賣有 餘利,科斂及求索之類。其犯罪應合籍没財產,赦書到後,罪在赦前决訖,而家產未曾抄劄 入官者,並從赦免。其已抄劄入官守掌,及犯謀反、叛逆者,財產與緣坐家口,不分已/未入官。 並不放免。若除謀反、謀叛外罪未處決,籍没之物雖送官,未經分配與人守掌者,猶爲未 入。其緣坐應流及本犯家口,雖已入官,罪人遇赦得免者,亦從免放。若以贓入罪, 正贓見在者,還官、主。謂官物還官,私物還主。又,若本贓是驢,轉易得馬,及馬生駒、羊生羔,畜產蕃息,皆爲見在。其贓已費用者,若犯人身死,勿徵。别犯身死者,亦同。若不因贓罪而犯别罪,亦有 應追財物,如埋葬銀兩之類。餘皆徵之。若計雇工賃錢私役弓兵,私借官車船之類。爲贓者死, 亦勿徵。其估贓者,皆據犯處地方、當時犯時中等物價,估計定罪。若計雇工錢者,一 人一日爲銀八分五釐五毫,其牛、馬、駝、驘、驢、車、船、碾、磨、店舍之類,照依犯時雇工賃值計算,定罪追 還。賃錢雖多,各不得過其本價。謂舡價值銀一十兩,却不得追賃值一十一兩之類。 其贓罰金銀,並照犯人原供成色,從實追徵,入官給主。若已费用不存者,追徵足色。謂人原盗或取受正贓金銀,使用不存者,並追足色。

Qianlong shiyi nian 乾隆十一年

Qianlong sanshier nian 乾隆三十二年

Qianlong sishier nian 乾隆四十二年

Qianlong wushisan nian 乾隆五十三年

Qianlong liushi nian 乾隆六十年

Jiaqing liu nian 嘉慶六年

Daoguang si nian 道光四年

Daoguang shisisi nian 道光十四年

Tongzhi jiu nian 同治九年

[view entire text

Table of content

目錄 | Content

第一部 | Mingli lü 名例律

第二部 | Li lü 吏律

第三部 | Hu lü 戶律

第四部 | Li lü 禮律

第五部 | Bing lü 兵律

第六部 | Xing lü 刑律

第七部 | Gong lü 工律

Index

propername

bookname

personname